保时捷中国CEO潘励驰:两年后“赢回中国”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我们不会通过牺牲产品价格换取销量的增长,单纯追求量的增长不是保时捷的目标。”在12月1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保时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表示。
潘励驰在今年9月1日出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此前23年他一直在保时捷工作,履历遍及保时捷在全球多个市场的高级管理岗位。他此番来到中国,带来的是保时捷对中国市场重新评估后的战略目标——推动保时捷中国2026年重启“进击模式”,赢回中国市场。
潘励驰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危机与挑战的局面。根据保时捷发布的中国市场销量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保时捷中国销售新车4.33万辆,同比下滑28.75%,这已经是自2022年以来的连续下滑。2021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新车销量为9.57万辆,2022年为9.32万辆,2023年为7.93万辆。中国市场也被美国市场超越,后者成为保时捷全球的第一大市场。
在今年3月份保时捷集团举办的2023年财报发布会上,保时捷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就曾表示,随着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放缓,保时捷将会从全球市场的角度考量,对各大市场的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同时他强调,在中国市场将采取“质大于量”的策略。
潘励驰来到中国做出的第一项重要举措,是对保时捷在中国的经销商渠道进行优化调整。根据计划,保时捷在华销售网点将从2024年1月的150家左右,到2026年底减少至100家左右。
据相关统计数据,保时捷经销商网络平均销售回报率已经从2022年5.5%下降至今年前10月的1.9%。“研发与市场都需要投入,这些投入势必影响到我们对经销商的预算,而且快闪、直播已经取代了很多经销商本身的销售工作,比如销售顾问。像城市展厅、品牌之家等业态变化,让我们看到有些经销商已经有点难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关于为什么要调整经销商渠道,潘励驰表示。
与此同时,对于现有经销商门店,保时捷中国还将继续推行一项名为“睿境计划”的门店升级计划,同时在门店推广数字化零售及服务系统。“在零售网络方面,我们也一直坚持对经销商的网络规模进行动态调整,使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综合考量宏观经济环境、客户分布格局,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目前客户需求下滑、销量缩减,对经销商网络进行优化已势在必行。”潘励驰表示。
潘励驰进一步强调,退市或关店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保时捷中国也会升级各地保时捷中心的业态策略,使其更灵活、模块化、更具成本效益。“针对上海、北京等一线及市场需求高的城市,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比如浦东保时捷中心刚刚完成了‘睿境计划’升级。”
在优化经销商渠道的同时,潘励驰还带来了新的计划:一方面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推出更多本土化的营销策略,这两项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质量。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纸上谈兵的PPT,一定是非常务实、非常充分的投入。”潘励驰说。
研发方面,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正在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产品功能,如全新纯电动Macan将搭载本地研发的通讯管理系统。“近期我们还新设了技术部门,希望借助本土研发将更新的声音传递给魏斯阿赫(保时捷全球研发中心所在地)。现在这样的计划正在快速落地。”潘励驰表示,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已经决定落户上海嘉定,未来将和保时捷工程、保时捷中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整合在一起,与保时捷董事会谈预算和投入问题。
营销方面,保时捷中国将改变以往的打法,采取更加本土化的方式。“在中国,KOL传播非常重要,这是在中国做市场营销的一个关键。既然中国市场有这样的特点,并行之有效,我们就得做。我们在德国会怎么做营销呢?比如,就在保时捷中心放很大的气球人,很大的广告标识,吸引大家入店,但在中国这么做不会有人来。所以得靠网络、靠KOL,靠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关键是车主客户帮我们做口碑的宣传,这才是最真实的触达。”潘励驰称。
另外,在投资端与生态端,保时捷中国也在持续推进本地化进程。此前,保时捷中国与中金公司合作设立了投资基金,用以投资国内车辆与移动出行市场。与之相匹配的是,保时捷中国还在国内打造了创新加速营,来孵化本土初创企业,目前已完成69个项目的验证,成功打造出18家初创企业、取得11项注册专利。这些新兴企业未来将成为保时捷中国的宝贵资源,反向赋能保时捷在华发展。
在接下来的2025年,保时捷中国将继续带来专注于驾驶体验与跑车性能的新产品,涵盖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三种不同的动力类型的车型,包括新款Taycan、全新纯电动Macan、新款911以及911GT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