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检察构建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机制

时间:2024-12-17 阅读数:15人阅读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通讯员 何芳莉 王一婷

“罪错未成年人牵动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神经。检察机关通过持续深化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机制建设,推动建立科学的预防矫治体系,实现配套衔接,不让罪错未成年人‘一错再错’。”12月16日,河南省鹤壁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朝晖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鹤壁市检察院积极探索构建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机制,助力罪错未成年人回归正轨。今年6月6日,鹤壁市检察院联合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与专门学校工作衔接的意见(试行)》,推动将检察环节发现的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决定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罪错未成年人送入专门学校,检察机关定期为专门学校提供法律服务,并与专门学校在罪错未成年人行为矫治等方面建立配套衔接机制,通过与专门学校合力矫治,实现未成年人罪错问题“有人管”。

浚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在受理审查周某抢劫案时发现,14岁的小勇曾多次参与盗窃,但因其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承办检察官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其父母离异,从小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早早辍学在外流浪,缺钱就实施盗窃。检察机关将其送入专门学校后,检察官、警务人员、老师、监护人、社工组成教育矫治小组,结合社会调查发现的问题,为其设置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法治教育课程和技术培训。经过教育矫治,其变得不再偏激,认识到了自己言行上的错误。

鹤壁市检察院联合鹤壁市公安局出台《关于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分级干预原则、措施和矫治教育程序,对罪错未成年人依法实施分级处遇,让未成年人罪错问题“管得住”。

小杜伙同小罗等7名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虚构转款刷活跃度可以赠送游戏皮肤的事实,诈骗外省市19名未成年人,涉案金额7.9万余元。案件移送至鹤壁市山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调查发现,7人中有4人是在校学生。根据悔罪表现和具备有效监护条件,山城区检察院依法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分级处理,在依法对4名在校学生作出不起诉决定时,联合公安机关对其进行集中训诫,并通过组建微信群的形式进行监督和跟踪考察。目前,4人的严重不良行为得到有效矫治。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是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共同发力。”王朝晖说,鹤壁市检察院积极打造社会支持体系,联合多家单位出台《关于对罪错未成年人加强教育矫治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试行)》,依托“小淇”未检工作室,引入专业力量开展工作,努力对未成年人罪错问题“管长远”。今年以来,鹤壁市检察机关教育矫治未成年人36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同比下降21.4%,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