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海洋动物绘本,为什么推荐这一本
《蓝鲸爱丽丝》 文/唐子涵 图/唐唯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出版 ISBN 978-7-5568-8497-1
1989年,美国海军在执行北太平洋潜艇监听任务时,无意间听到一种不同寻常的鲸类叫声,它的频率是52赫兹,而一般监测到的鲸类声音频率只有20赫兹左右。
科学家经过跟踪研究,虽然没有见到这头鲸,但推断它可能是蓝鲸,或是灰鲸,亦或是蓝鲸和灰鲸的杂交,并给她取名叫“Alice”。
鲸类的交流是通过声音完成的,频率不同就意味着不能交流,换言之,就是这只鲸“说话”别的鲸听不见,所以这只鲸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鲸”。
这头鲸的故事曾经触动过很多人,大家共情于鲸的孤独无助,也感叹于鲸的勇敢无畏。如今,这个故事被搬进了一本叫做《蓝鲸爱丽丝》的绘本里,由科普童书作家、译者唐子涵携手绘本画家唐唯,共同献给中国的孩子——
与很多根据真实动物改编的故事不同,作者没有选择纪实性的写法,而是代入孩子的视角,对“52赫兹的鲸”展开了更多想象——
它是怎样生活的?是否经历过恐惧、彷徨?是否尝试着努力融入群体?
作者用真挚动人且充满诗意的文字,讲述了爱丽丝从出生到成长,再到离开妈妈独自闯荡的历程:
小时候的爱丽丝,跟着妈妈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和很多孩子一样对未来充满无所畏惧的期待。可是有一天,它无意中发现,原来妈妈和其他蓝鲸都听不到它的声音,这也意味着,作自己无法与同类交流。
爱丽丝很害怕,但好在那时有妈妈陪着它,妈妈也用爱和鼓励,帮助爱丽丝重拾了勇气。长大离开家后,爱丽丝像每个离家远行的孩子一样,心情从兴奋到无趣,于是她开始寻找伙伴,但得到的却是失望和沮丧……爱丽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但在这份孤独中,爱丽丝终于找到了与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主题的故事,孩子们跟随着爱丽丝一路成长,合上书时,自己也能收获勇气,拥有面对未知困难的力量。
此外,作者巧妙地将许多蓝鲸的科普知识融故事于无形,同时出版社还特别邀请了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博士曾千慧老师审订全书,并撰写“科学家答小读者问”知识页,让每一个读完故事的人都能成为蓝鲸初级研究员。
而对于一本绘本来说,好的故事必定离不开好的绘画,《蓝鲸爱丽丝》画风精美,每一幅图画都美得想挂在墙上。
绘者采用了拼贴、油画棒等多媒材结合的创作方法,搭配灵活的构图设计,海洋般清凉的色彩,生动表现了蓝鲸在海洋里的不同状态,让画面极具真实的动态感。翻阅整本书的图画,就仿若在观赏一场精彩绝伦的“鲸之舞”,称得上是海洋动物绘本中的年度最佳,颜值控一定不要错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