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爱好者称在海南三亚被僧帽水母蜇伤,两个提醒请一定注意

时间:2024-12-14 阅读数:5人阅读

近日,冲浪爱好者李鹤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讲述了自己冲浪时在海南三亚的后海湾水域被僧帽水母蜇伤的经过,引来了网友关注。12月12日,李鹤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自己目前已经恢复,不过她还是以亲身经历提醒,被蜇伤后不要用手触碰伤处和凉水冲洗,以免加重伤势。后海湾景区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会及时清理冲上沙滩的水母,目前近海处游玩没有问题,游客和冲浪爱好者到远一点海域游玩时需要注意。

李鹤发布视频,讲述自己被水母蜇伤经过。 网络图

李鹤曾是一名职业摩托车手,2010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支女子摩托车队——新蜂女子车队,退役后目前在海南生活,成为一名冲浪爱好者,今年5月份考取了国家冲浪技能教练员初级证书。

“冲浪运动员因为离岸会远一点,所以被水母蜇伤是家常便饭,但这一次不一样。”12日,李鹤告诉上游新闻记者,11月26日下午1点多,自己在后海湾水域冲浪时突然感到左腿一阵剧烈疼痛。“是我被其他水母蜇伤的10倍疼痛,我看到离我三四米的地方一只僧帽水母漂在海面上,确定是被它蜇伤,因为水母的触须都很长,最长甚至有大约20米。”

意识到自己被水母蜇伤,李鹤很快回到岸边。“上岸10分钟,那条腿已经抽筋僵硬了,我立刻打电话给男朋友,并以极快的速度,用热水冲了一下全身和伤口。”

李鹤表示,自己虽然很快进行了处理,但还是犯了两个错误。“因为被蜇的地方是脚踝太疼了,所以我用手摸了一下脚踝,瞬间手也特别刺痛,这时男友拿着一瓶白醋赶过来了,用白醋浇在伤口上和手上的时候,疼痛是有缓解的,在那之后我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动作,就是我用凉水冲了一遍伤口。后来才发现,凉的淡水会刺激粘在我皮肤上的水母死细胞,导致它会再度发射一波毒刺,增强毒性。”

李鹤在医院接受治疗。受访者供图

随后,李鹤的男友迅速将她送往最近的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诊科,尽管路程只有10分钟,但李鹤觉得非常漫长。“我在医院的路上疼痛已经上升到胃部,而且因为剧痛,导致我全身抽筋无法动弹,男友在路上一直问我是否头晕呼吸是否困难,确认我意识是不是清醒,因为这几个症状出现就非常危险了。”

受伤后李鹤很快来到医院处理伤情。 受访者供图

“医生没有处理伤口和给我打止痛针,而是直接打点滴促进新陈代谢排出毒素,这个时候没有蜇到的位置像烫伤,扩散到四肢的疼痛像骨折,自我评估起码有10级。听说被僧帽水母蜇伤,20%的人会有腹痛,我就是那20%的‘幸运者’。”李鹤表示,“输液的第一包药水下去我就发现疼痛不再往上扩散了,维系在了胃部,3个小时以后疼痛感降到7级,就开始频繁的去厕所,一直输液了7个小时,精神状态才恢复,肠胃正常,只有被蜇伤的那条腿疼痛且瘫痪,其他地方只是麻麻的,脸也麻麻的,侧躺还会流口水。”

“当天晚上10点,医生确定我的中毒反应已经被控制,心肺正常没有什么别的危险,就让我们出院了。开了止疼药和涂抹伤口的药,估计排清身体毒素完全恢复得一周。”在李鹤展示的清单上,上游新闻记者看到有超过9种药物,“总共花费了1300多元。”

李鹤治疗的费用清单。 受访者供图

李鹤把自己的经历做成视频发到了网上,随后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12日,上游新闻记者也询问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表示,最近类似水母蜇伤的病例并不多,目前医院只能做一些清洗消毒的处理,并没有相关的解毒血清。

今年1月,上游新闻曾报道,三亚多个海域发现水母。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及专家经现场调查,发现该物种并非剧毒僧帽水母,而是僧帽水母的近亲蓝瓶僧帽水母。上游新闻记者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了解到,2月份,有30多位游客在海南三亚后海下海玩水,不慎被水母蜇伤,被送到急诊科。医护人员称,患者均被蓝瓶僧帽水母蜇伤,多为手掌受伤,患处肿胀、疼痛,部分儿童还伴有腹部痉挛性疼痛。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清除患者伤口处水母毒性物质,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出院。

李鹤表示:“蜇伤我的僧帽水母大概有一个拳头大小,应该风刮过来的,但并不多,前两天就发现有几只冲上岸,没有那种成片的规模。”

上游新闻记者询问了三亚后海旅游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李女士可能是比较专业的冲浪爱好者,她被水母蜇伤的地方是远离岸边的区域。“目前我们(对冲上岸的水母)都有相关的治理,最近在沙滩、近岸区域也没有发现大量水母,也没有游客被蜇伤的情况,如果到远一点海域游玩时需要注意。”

李鹤也提醒最近到三亚游玩的游客,遇到水母蜇伤的情况,不要犯自己的错误:用手触摸患处、用冷水冲洗,应该用白醋或者热水冲洗后及时就医。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工作人员也提醒,研究表明,用热水浸泡伤口20分钟能有效缓解蓝瓶僧帽水母引起的疼痛。注意不要使用过热的水,以免伤势恶化。皮肤能承受约42℃的水温,并能有效治疗蜇伤,高温能够使毒液中导致疼痛的蛋白质失去活性。如遇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