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18万!新职业突然火了,有人直呼“生意好做”,上海已出现培训班
不坐班,月入2万,可能吗?
最近,为老人代写回忆录这种新职业突然火了。
记者发现,为老年人代写回忆录,正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成为垂直分类的热搜。在上海部分社区,出现了教老年人写回忆录的培训项目。
为老年人写回忆录,真的是“银发经济”蓝海中的一门“好生意”吗?
“靠给老人写传记,赚了18万”
客户大部分是小老板、退休干部
“只工作不上班,我给老年人写回忆录月入两万。”
“写了三本回忆录,收入够买一辆车。”
打开小红书,以“代写回忆录”为关键词搜索,记者发现,有近万篇记录写作经历或个人经验的笔记,有些笔记的点赞量甚至上千。其中,为老年人代写回忆录的业务最为红火。
翻看这些笔记,不少写作者分享了从接触一位老人到为其完成回忆录写作的具体过程与个人感受,字里行间透出对这一行业前景的看好。
以“代写回忆录”为关键词搜索,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分享。
从收集基础信息到最终印刷装订回忆录,一位全职写作者可能需要花费3个月左右。至于收费,通常需要“私下沟通”,一些明码标价的服务价格在2万元至4万元不等,依据文本字数与客户要求而变化。部分“入行”较久的写作者还提供技巧分享课程或私人指导服务,吸引更多人跃跃欲试。
“在最困难的时候,靠给老人写传记,赚了18万”,这条收获258点赞、353收藏的帖子是小红书用户“明微”热度最高的笔记。在笔记中,她分享了7条为老人写传记的建议,包括要遵循的四项原则“真实、客观、全面、生动”,写作前要“广收资料、梳理提纲”,可按时间线梳理,也可按重大事件梳理,写作中要抓住人物特征,如成长环境,外貌、性格、气质、语言,还有“面对事物的心”。同时,人物传记不是流水账,需要“增加一定的人物故事性”,注重细节和真实感,“不要过度美化或贬低人物”,要多角度思考人物的经历和行为。
这条笔记最后,明微表示,“想要人物写作模板的,安排!”评论区120多条留言中,不少人表示“我也想写,想要采访提纲”;也有人询问“想为家族写一本传记,如何收费”。
在明微的个人主页,她介绍自己“采访了100位名人,出版100万字”,同时帮助“1000+女性通过写作实现生命价值”。记者通过私信提出采访,最先收到的也是一张写作课程的海报。
如何走上为老人写回忆录这条“赛道”的?明微告诉记者,自己在传统纸媒摸爬滚打了12年,创业失败后,常年写作人物专访的她决定回归“老本行”——靠写人物传记重新步上写作事业的正轨。“说实话,我写传记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我还有其他写作业务可以赚钱。”明微说,之所以愿意为老人写传记,“通过全面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思维和生活状况,真的可以从这些人身上获取很多能量”。她接触过的想写回忆录的老人往往有所成就,想在年老之际写下自己以及上几辈的经历,为后代留下家族的印记。“来找我写回忆录的老人基本在70岁到80岁之间,他们一方面自我意识比较强,另一方面,他们的经历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及后来的发展,因此对国家的感情都很深,很有家国情怀。”
在反复采访、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明微发现,每代人的故事都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家族的变迁也总是和历史、文化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这让她对过往一个世纪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让她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个五代军人家庭。“可以看到一位曾经的军长是如何影响整个家族的精神,这个家族的小辈目前仍然在海军服役。当困难、波澜来临之际,这个家族是怎么应对的?他们有着怎样的精神态度?”在写作回忆录的过程中,明微常常反思自身,“有时,我会想象当时的画面和情境,如果是我面对那样的问题,应该肯定没有办法保持那么好的精神品格,无法把问题处理得那么周全。我在别人的经历里,好像重新审视了自己。”
虽然主动联络、希望留下回忆录的老人往往不“普通”,但在明微看来,并非只有创造了一番事业的人才值得书写,普通人的精神品质也值得在时代中留下印记。
不少年轻人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写手,希望为长辈留下一些回忆——一份回忆录,成为“尽一点孝心”的方式。
生活在浙江温州的汤小白成为自由撰稿人的8年间,已经写作了近70本回忆录,他感受到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每次我去采访老人,他们讲着讲着就哭了,情绪很容易波动。很多老人的故事其实很丰富,但很少有人陪他们聊天。他们心里是有这样的需求在的,但孩子不主动和他们沟通,这个想法就在心里埋没了。现在,很多年轻人主动和家里的老人沟通,这个事才能成。”
汤小白的小红书主页以“只有初中学历却月入5万的自由撰稿人”为身份标签,置顶了“帮老年人代写回忆录,年收入15万以上”的笔记,这条分享帖获得近万点赞,七百多条评论。
“八九年前,我还在东莞一家工厂做流水线工人,学历不高,只能做体力活,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看不到发展前景。于是决定练习写作,后来还开了淘宝写作店铺,代写主持稿、演讲稿、人物故事与商业软文。”汤小白告诉记者,刚开始入行写作时,将近一年没有收入,后来“选对了正确的写作类型”——商业文案和为老人写回忆录。
在11月的一条笔记中,汤小白分享了前一个月的营收,“10月接了两本回忆录,合作总金额为4.1万元,预计在两个月内完成”。
“找我写传记和回忆录的客户大部分是小老板、退休干部这类人,在整个社会层面或许不算很有名,但在他们家族,都是了不起的人。”汤小白认为,比起写作技巧、文笔,“找到这类客户才更重要”。
为了寻找潜在客户,除了线上运营社交媒体,汤小白还常去公园、养老院与老人聊天,不错过任何“推销”自己的机会。他的第一批回忆录“客户”就是由此而来。
刚开始写作的第二年,有一位广州的青年找到汤小白,希望他能给自己的父亲写一篇回忆录。“我一开始以为他只是说说,后来,他不停给我打电话、发信息沟通情况,我觉得他好像是诚心的。”于是,汤小白买了机票去广州,对他的父亲与近亲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采访。“这位老人出身农村,在贫苦的环境长大,到了城市以后,勤勤恳恳工作,结婚生子,现在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听起来很平淡,但对这位老人和他们的家庭来说,这些故事就是值得留给后辈的精神财富。”他还记得,将打印好的成品交出去时,老人感动得流泪了。“不是文字工作者出身的我,第一次因为写作获得这么大的肯定。我没想到这份回忆录有这么大的能量,真诚对待写作,能给普通人带来这么大的鼓舞。”
只需数千至1万元出头
AI写回忆录,可行吗?
相比收费数万元的人工代写回忆录服务,AI的兴起,让写作门槛变得更低。采用AI工具,能让更多人轻松拥有属于自己的回忆录吗?
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AI写作回忆录往往只需数千至1万元出头,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撰写。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多种AI编写软件,使用者只需戴上耳机回答问题,AI会根据使用者回答中的关键词调整提问,从用户提供的照片、文字和其他资料中提取信息。完成资料收集后,就进入了AI写作阶段,之后,通过人工编辑进行校稿审核,审核通过后,用户可以查看,并继续使用AI修改章节内容。“回忆录的精髓在于经历的记述。AI已经学习了很多人物传记和回忆录的写作方式,只要信息足够真实,它自然能够生成不错的文章。”一位使用了AI写作平台的用户反馈道。
更多写作者对AI的介入表示怀疑。汤小白尝试了AI生成文字后选择放弃,“虽然有时候AI可以提供给你一个写作框架或比较华丽的措辞,但真正的核心——故事的构思和结构还是要靠自己去创作。AI只能是辅助手段,我不太愿意用。”
明微所在的团队开发了自己的AI写作平台,每个月可以量产4至5篇人物传记,不过明微自己从来没有使用过。“那样的文章虽然第一眼看着不错,但你看第二遍的时候就根本不想看了。因为它没有情感,没有人的影子,就是资料的堆叠。”她也担心,当老人叙述时情绪激动或跑题时,AI是否有能力安抚老人的情绪,把叙述逻辑重新拉回正轨?
“回忆录和传记不同于别的文体,它是一个家族的生命故事,需要叙述者情感的注入,更需要写作者精神的投入。”多位代写回忆录的写作者告诉记者,回忆录固然具有传承意义,但在文字成品之外,晚辈、写作者与老人闲聊时提供的情绪陪伴,或许才是银发群体更加需要的。“在这份陪伴的记忆上,AI大概无法替代人类。”
“不要让老人觉得
只有付钱才有人愿意听他们讲故事”
“月入XX万”“收入够买一辆车”,社交平台上的“代写回忆录”经验帖,常常传递出“轻松赚钱”的感觉。
一位在上海高校从事创意写作教学的青年教师向记者表示,就像“很多开写作课的人,本身并不靠写作挣稿费”,在互联网上宣传“代写回忆录很赚钱”这件事,有点接近这个套路,“也许主要也是靠教别人如何赚钱来赚钱吧”。变现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课程、写作提纲,更有人已经开出“AI+回忆录写作训练营”。
事实上,代写回忆录,由于价格和内容标准不清晰,同时周期难以把控,从商业逻辑上说,远未成为一门“好生意”。
对老年人来说,写一本回忆录,价值或许不仅来自最终的文稿,更来自撰写过程得到的耐心倾听,甚至,老年人如果能够自己加入写作,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今年11月,配音演员童自荣出版了带有自传性质的新书《八十而已》。在思南文学之家举办的分享会上,记者听到了童自荣分享这本书的缘起。“年初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病,成天昏昏沉沉,像植物人一般,有时还会呆呆地想,张国荣从这么高的楼飞下来,如此潇洒——”童自荣对读者如实坦白,“足有半年时间是这样的状态。女儿突发奇想,‘一起来弄本书’,或许对病情有帮助。半年之后,书写出来了,我渐渐恢复了。我要谢谢我的女儿。”
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实验室的研究提到,“人生回顾法”是一种重要的老年人心理治疗方法,实施“人生回顾干预”的老人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能提高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感。
写回忆录或出于回忆录的目的,向他人回忆人生,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生回顾法”的实操。“有一年冬天我回老家,曾是文学青年的三舅姥爷正在写家族史。他是60后,现在当保安。后来逐渐出现秀英奶奶、姜淑梅这样的写作者,她们的知识积累可能还不如我的三舅姥爷,是从学写字开始学写作。”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博士信世杰说,“三舅姥爷”们带着丰富的故事资源,如何整合、表达出来,写作的过程也是梳理的过程,带有自我纾解的功能。
注册在长宁区的民非公益组织“福智公益”从去年起开展“长者陪伴”系列活动——“人生回忆录”项目,强调“叙事疗愈的力量”。活动介绍中表示“通过6周的创意书写,创造喜悦、充实的老年生活,成年子女也有机会通过自传理解父母的生命历程,增加彼此对话,从而相互理解,促进家庭和谐”。这一活动去年5月首次在仙霞新村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今年多次在仙霞路“邻光MIX”定期举办。记者注意到,授课老师有多年应用心理学背景,课程内容不限于写作,还包括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回顾人生。
“人生回忆录”项目为老人“人生绘本”项目设计的问题。福智公益提供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会更倾向于关注长者们的喜好,对他们不愿意分享的内容,不去涉及。陪老人写回忆录,需要耐心、细心和尊重,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记录下老人宝贵的回忆,也可以让老人感受到自己的故事被珍视和尊重。”主办方如此表示。在12月4日举办的今年最后一期“人生回忆录”活动中,一位老人分享道,“在写作中,原来我一直认为我写不出那些渐行渐远、尘封已久的往事,没想到真动起笔来,那些往事如沉船浮起,里面每一个房间、每一个物件,都清晰起来,我竟可以记起那么多细枝末节。”
“不要让老人觉得,只有付钱才有人愿意听他们讲故事。”听说网上流行“代写回忆录”并做了一番研究后,“00后”大学生小屏决定,“今年寒假回家,为家里健在的长辈做一份轻量级的回忆录。”
(来源:上观新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