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数字时代非遗如何创新:第三届非遗数字论坛举办

时间:2024-11-30 阅读数:6人阅读

在文化与科技相伴相生、相互促进、融合共创的今天,如何巧妙地借助数字化手段这一强大的“东风”,有效地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进程,让非遗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耀眼光芒,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澎湃新闻获悉,11月22日,第三届非遗数字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举行,与会嘉宾围绕论坛主题“数字时代的非遗创新:跨界融合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索。

第三届非遗数字论坛现场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非遗数字专委会主任代柳梅在开场致辞时表示,在文化数字化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当下,从数字化角度探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创作与转化以及传播与体验场景,构建非遗的数字化场景体系,对于强化非遗在当代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助力中华文化全景呈现和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如何巧妙地借助数字化“东风”,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也是协会发起“非遗数字论坛”的初心与使命所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作主旨演讲

本届论坛主题为“数字时代的非遗创新:跨界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以《数字化浪潮下的非遗传播与传承》为题作主旨演讲。结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蓝皮书2024》丰富详实的调研案例与数据,王晓峰说,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着现代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冲击,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数字化为非遗项目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并切实帮助传承人走上致富道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在数字化的加持下,非遗如同源头活水,生生不息,在时代的浪潮中传承发展,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繁荣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作为本届论坛的举办省份,浙江省非遗资源富集,9项非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有241项国家级非遗、996项省级非遗,非遗保护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已基本建成非遗强省。浙江文投集团董事长林亮和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叶菁两位本土嘉宾,分别以“数智赋能历史经典产业浙江探索”和“推动数字非遗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浙江省近年来在非遗数字化保护、创新性传承方面的案例,充分展示了浙江省在数字化赋能非遗发展的先行先试精神和成功实践。

第三届非遗数字论坛现场

主题演讲环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教授深入剖析了国家宏观政策在新时期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关键支撑作用,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在利好政策引导下,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出多元且富有活力的态势;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剖析了非遗焕新与跨界融合,提出构建非遗创新与跨界融合生态,有助于打破非遗传统发展的壁垒,将非遗置于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中;中国数字文化集团首席技术专家李欣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数字技术在非遗领域的强大助力,在对非遗技艺提供更加科学、精准记录手段的同时,通过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沉浸式技术,打破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时空局限,极大地激活了非遗产业高质发展动能。

非遗大集现场

非遗大集现场

非遗大集现场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非遗大集、非遗之夜等形式丰富多样的非遗展演活动,让广大杭州市民从手工技艺之美、饮食文化之萃、艺术文化之韵等全方位体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以多元化形式促进地方文旅深度融合、拓展非遗传播渠道,助力将论坛打造成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文化盛会。

非遗大集现场

据悉,作为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遗数字专委会的年度活动,非遗数字论坛始终秉持着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程的宗旨。首届非遗数字论坛于2021年7月在云南省大理州召开,2023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举行了第二届论坛。第三届非遗数字论坛落地杭州,得益于这座历史名城文化底蕴丰厚,非遗传承发展硕果累累,同时凭借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生态,在推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上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协会希望通过每届论坛的举办,搭建起一个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各界力量的交流平台,为中国非遗在活态传承的道路上探索出创新发展的新模式,进而为其提供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宝贵经验。

第三届非遗数字论坛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遗数字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拱墅区文商旅集团联合承办。

文章评论